4月15日下午,由云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主办,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校友讲坛”(第16讲)暨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学党史、守初心”专题党课在明德1号楼301报告厅成功开讲。本期“校友讲坛”邀请的主讲嘉宾是我校法学专业2005级校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彝族女检察官毕起美。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王丽萍、院长尤伟琼,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辰,校团委党支部以及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全体党员150余人参加活动。


讲坛主题为“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我的驻村扶贫故事”。毕起美校友从一名云师大校友如何秉承刚毅坚卓的精神出发,结合自己扶贫工作的生动案例,用鲜活朴实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一家三代的扶贫情”,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这是毕起美父母从小告诫她的话。201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毕起美考入临沧市人民检察院,2017年初,全国脱贫攻坚的战鼓擂响,出生农村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毕起美主动请缨投身扶贫一线,带着母亲和刚满1岁的女儿奔赴扶贫战场。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毕起美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同伟大时代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5+2,白加黑”,这是毕起美分享驻村时的工作方法。刚到双江县邦界村,村民们安于现状的心理让毕起美难以在村里开展工作,加之年幼的孩子水土不服,毕起美曾几时想要放弃。但身为党员的她不忘初心,走村入户,分析贫情,因户施策,强党建,抓基础,兴产业,不仅“输血”更注重“造血”扶贫。为了让村里的茶树变成“脱贫树”、“致富树”,毕起美策划成立了邦界古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注册“边疆藤韵”商标,打造古树茶叶品牌,亲自为邦界古树茶代言,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电商模式”,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邦界村留守儿童是一件棘手的事,毕起美动容地说:“我是一名母亲,也是邦界村孩子的‘新妈妈’”。在村里,有些孩子出生后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毕起美组建了爱心妈妈群,创新“互联网+”的模式对这些孩子进行帮扶。先后组织爱心人士捐赠物资达60余万元,她被当地孩子亲切地称为“新妈妈”。
一家三代去扶贫,俯下身子去扶贫。如今,在邦界村的每一条乡间小道上,都留下了毕起美坚实的脚印,在每一户贫困户家中,都留有她深深的牵挂。毕起美以一位母亲的柔情和坚韧关爱祖国的花朵;她用无悔的青春把共产党人的初心融入百姓的心坎;她把一个伟大时代的光荣使命谱写在沧江南北、镌刻在田野青山;她用忠诚和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用“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书写了新时代驻村第一书记的博大情怀。

听完毕起美的扶贫故事后,现场的党员和同学们对脱贫攻坚精神和精准扶贫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的了解。大家纷纷提问并表示,要继续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志存高远,为国家、为民族刻苦学习,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讲坛结束后,校友办公室副主任张辰、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学生党支部和毕起美一同参观了校史博物馆。